close

  嵩山少林寺有兩個形象,一個是“禪宗祖廷”與白馬寺、大相國寺、風穴寺一道,被稱為“中原四大usb名寺”;另一個是“武林門派”。後一個形象更深入人心,至少我作為游客去參觀的時候,對“禪宗祖廷”領悟有限,對少林功夫倒是饒有興趣。
  在嵩山少林寺白衣殿的東壁上,有兩幅最為引人註目的清代壁畫,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唐朝初年,原隋朝大將王世充擁兵洛陽稱帝,自號大鄭國,並與剛剛建立的李唐王朝爭奪天下,唐高祖李淵為此命其子秦王李世民統兵平定王世充。一天,李世民率兵偵察鄭軍,被王世充軍隊發現並捉拿,之後被囚禁在洛陽監獄之中。少林寺於是派出十三位棍法高超的武僧關鍵字排名前去營救。
  這個故事,1982年被香港中原電影製片公司拍成電影《少林寺》,該片當年在中國紅極一時,成為了功夫台北港式飲茶片的經典之作,也是一代功夫巨星李連傑的成名作。
  關於十三武僧助唐平定王世充之事,是一個真實發生在唐初的歷史事件。此事記載於唐代開元十六年(728年)《皇唐嵩岳少林寺碑》——當年李世民頒G2000給少林寺的“嘉獎令”上,還有其手書的“世民”二字,如今仍存於少林寺。
  但碑文上記載的歷史事實和壁畫上所繪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還是有出入的。十三武僧助唐平定王世充,ssd固態硬碟優缺點並受到封賞等皆為事實。而與傳說故事不同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李世民並沒有被王世充捉住;二是少林十三位武僧使用的兵器沒有明確記載就是棍。
  少林武僧擅長用棍,現在在大家心中已是公認的事情。以至言少林武術,必稱少林棍法。少林棍不僅是少林武功的“百兵之祖”,也是其他流派的“諸藝之宗”。
  明代松江府(今上海市)人張鼐在《吳淞甲乙倭變志》中寫道,少林僧兵“俱持鐵棍,長七尺,重三十斤,運轉便捷如竹杖。”把棍描述為少林功夫之魁,而且是日本刀的剋星,“賊隊有巨人穿紅衣舞刀而來,領兵僧月空和尚遍視諸僧,皆失色。獨一僧名智囊,神色不動,即遣拒之。兵始交,智囊僧提鐵棍一築躍過紅衣倭左,隨一棍落,其一刀賊復滾轉。又躍過紅衣倭右,又落其一刀,倭應手斃矣。”
  這當然是故事,但少林武僧被徵召抵禦倭寇確是事實。當時中國人口、財力和軍隊數量都超過日本多倍,倭寇還是非正規軍,然而明軍幾十年間在沿海卻陷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其中有一點原因就是,倭寇善於近身格鬥,明軍對此一籌莫展。除了少林武僧,各地的拳師、打手、鹽梟以至苗人等,能想到的格鬥高手都曾被徵召入伍,但仍被倭寇屢屢擊潰。
  據碑文載,嘉靖四十年,也就是公元1561年,當時的抗倭名將俞大猷奉命南征的時候,曾經取道少林寺,因為他聽說少林棍法非常厲害,他想親往一睹,但觀摩後大失所望。俞大猷本人就是一名出色的棍法家,他認為由於少林棍法缺乏實戰早已失去古代棍法的真傳。於是他又將自己的棍法教給了少林寺的兩個和尚,讓他們能夠將此棍法傳下去。
  俞大猷所著《劍經》實際上是講“棍”法及長兵器的用法。內容,包括“劍”(棍)、“射”、“陣”三法,俞認為“棍為藝中魁首”。強調隨時以“奇正相生”的變化,以靜制動,後發而先至,在敵“舊力略過,新力未發”時,施以突擊,“打他第二下”。講求的是攻擊效果,而不是招數章法。
  有老話叫“醜功夫,俊把式”,兩軍打仗是在陣前拼命,招數要的是實戰效果,既不需要套路豐富,也不需要美觀大氣。
  我們常說的日本刀,日本人自己稱為劍。在日本劍道中,劍法一共有九招,這些招法還可以再簡化,其實不外乎這幾下:當頭直劈、斜劈、橫掃、下撩、前刺等幾個基本動作,但配合起鋒利的日本刀,單兵作戰起來,威力就大了。
  最終,在對倭寇的近身格鬥中戰無不勝的是戚繼光的鴛鴦陣。用現代的話說,鴛鴦陣不看重個人技巧而講究團隊配合。鴛鴦陣陣形以11人為一隊,互相配合,攻守兼備。對使用日本刀近戰的倭寇來說,是一個毫無弱點的陣型。
  在冷兵器時代,功夫就已經淪為了表演,在緊接而來的熱兵器時代,更是難有實戰意義。近60年,在新中國的體育政策對武術“高難新美”的評判標準下,武術基本發展成一種新型的體操運動。
  在明代就已失古人精髓的少林棍法,現在的棍法中俞大猷所傳又保留了幾分呢?我是外行,分辨不出,只能看個熱鬧了。  (原標題:那些被叫做功夫的體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r36jrmv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