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學期伊始,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葉聖陶實驗小學的媽媽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她們來到校園,走進課堂,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兒童觀和育人觀。
  這是吳中區“智慧媽媽”工程的一個場景,也是吳中區以創新推動教育服務的一個縮影。在吳中區公共服務行業政風行風工作評議中,教育系統滿意率名列十個行業榜首。
  “教育是百姓最關註的民生工程,是每一個家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也是每一個家庭最敏感的幸福指數。”蘇州市吳中區教育局局長陳偉駿認為,教育要服務好百姓,必須在培育教師和學生這兩大重要群體上下功夫,必須要用創新思維進行培養。
  立體化師資交流,將教師變為“系統人”
  8月,一則消息在吳中區教育系統炸開了鍋:師資交流體系將打破同級別學校間互派的現狀,形成立體貫通的模式。也就是說:高中老師將去初中或者小學交流任教。
  吳中區教育局為何會力推這看似困難重重的舉措?陳偉駿向記者道出了緣由。據統計,吳中區初三畢業生人數為4000餘人,而公辦小學一年級入學人數有8000多人。“高中教師富餘,而小學教師相對緊張,在教師編製總數不變的基礎上,此舉將進一步盤活資源。”
  吳中區教育局經過調研發現:高中教師在鑽研教材上有優勢,課程有深度、有廣度,但是,他們不是特別註重授課的藝術。而授課的方式方法對小學生尤其重要,如果將高中教師納入小學體系中,勢必將推動他們在授課方式上尋求改變。該舉措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是將“單位人”變為“系統人”,陳偉駿表示,我們希望讓吳中區的教師瞭解整個基礎教育的全過程,讓教育服務變得更加完善、科學。
  吳中區教育局認識到:每一個參與交流的教師都會經歷工作環境、教育對象、教學方法、心理調適等一系列變化,尤其是從高中到小學、初中,教師的內心會有極大落差。如何消除落差、讓教師“留住心”是關鍵所在。為此,吳中區教育局規定,對於交流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進行政策傾斜。各交流學校也不斷通過創新做好服務文章:為交流教師提供中巴車接送,解決上下班難題;在住房、教研方面進行補貼等。
  “學校創設了讓交流教師‘安心’‘信心’‘同心’等6項制度,除生活上關懷、召開多層面的教師歡迎大會、手把手教授、跟蹤聽課評課等措施,我們還為每位交流教師配備了‘互助同伴’,提出建立交流教師培養梯隊的構想,並明確每年培養校級和區級骨幹教師的目標。”吳中區郭巷中心小學校長唐曉芳告訴記者。
  “截至目前,吳中區參與基礎教育立體交流的教師達到411人,占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人數的15.1%,他們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落實在具體的‘教’與‘學’上,取長補短、優勢共享。”蘇州市吳中區教育局副局長徐偉英介紹。
  把人文教育資源轉化為特色教育品牌
  每天下午,香山中學內都會變成無線電測向和定向的“戰場”,有的學生在進行實踐比賽,有的在商討戰術,奔跑的人群隨處可見。而就在幾年前,這一運動在學校的普及率幾乎為零。
  香山中學校長夏冠軍告訴記者,無線電測向、定向是度假區中心小學的特色項目,依托教師立體交流,小學生升學後與中學銜接,使中學也擁有了專業的教師團隊和優秀隊員,無線電測向、定向也便成為了中學的特色教育品牌。
  早在2011年,吳中區教育局為了營造良好的特色教育氛圍,首度引進多元化評價體系,開設了葉聖陶教育思想實踐獎、科技教育創新獎、吳文化傳承示範獎等18個教育“奧斯卡”獎,希望引領校長轉變觀念,推動特色教育的開展。
  如今,特色教育之花在吳中教育者們的悉心澆灌之下,捷報不斷傳來。木瀆高級中學在第19屆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摘得金牌;碧波實驗小學機器人團隊在“國際青少年機器人奧林匹克大賽”中取得“八連冠”……
  “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教育資源為吳中區實施特色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學校立足實際打造品牌,避免了特色教育千校一面的尷尬。”徐偉英說。
  作為“孫子文化進校園”首批試點學校,“智慧教育”已成為吳中實驗小學的最大特色。校長趙強介紹:“《孫子兵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其所蘊含的倫理道德觀,有助於提升學生人格、氣質、修養等基本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光福中心小學以“梅”為抓手,融入賞梅、論梅、攝影、音樂、美術等形式,全方位拓展學生;越溪實驗小學,以傳承江南船拳為己任,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敬畏和責任感;東湖小學以吳地文化遺產展示、孝文化——感恩教育、可愛的家鄉三個主題對新蘇州人進行文化熏陶。如今,古為今用,創新推動,吳中區域“素質教育”之花開得愈發艷麗。(本報記者 蘇 雁 本報通訊員 許學建)
     (原標題:蘇州市吳中區:以創新推動教育服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r36jrmv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